所谓的“假国家”,并不是说这些国家是虚假的,而是指它们在所属的大洲或区域中显得格格不入,位置和身份都有些尴尬。下面列举六个典型的例子。
1.俄罗斯的欧洲身份
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,欧洲部分只占全国四分之一,亚洲部分则占了四分之三。从面积上看,俄罗斯似乎更像是一个亚洲国家,但在历史与文化上,它的根源却在欧洲。俄罗斯的国家起源、政治中心和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欧洲部分,长期以来也主要参与欧洲事务,因此被视为欧洲国家。然而,随着俄乌冲突和与欧洲关系恶化,欧洲国家逐渐将俄罗斯排除在“欧洲大家庭”之外。如今,俄罗斯更强调自己是“欧亚国家”,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淡化其欧洲身份。
2.土耳其的欧洲身份
展开剩余70%土耳其的前身是奥斯曼帝国,曾横跨欧亚非三洲,首都设在欧洲的君士坦丁堡(今伊斯坦布尔),这座城市本身就跨越两洲。帝国解体后,土耳其仅保留少量欧洲领土,大部分疆域位于亚洲,首都也迁至安卡拉。尽管二战后它加入了北约和欧洲委员会,但至今仍只是欧盟的候选国。宗教上,土耳其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,而欧洲以基督教为主流,这也让它与欧洲文化始终存在隔阂。
3.埃及的非洲身份
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,是非盟成员国,但它与非洲的联系相对薄弱。地理上,埃及只有西奈半岛属于亚洲,但在政治、文化和历史上,埃及更接近中东的西亚国家。许多时候,人们甚至更倾向把它归为中东国家,而不是传统的非洲国家。
4.日本的亚洲身份
日本是典型的东亚国家,也是中国的邻国。但从近代开始,日本就试图摆脱“亚洲身份”。明治维新之后,日本迅速向西方学习,社会制度、文化思潮乃至价值观都更倾向欧美。二战后,美国在日本长期驻军,使日本与北美关系更加紧密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日本更像是“披着亚洲外衣”的西方化国家。
5.以色列的亚洲身份
地理上,以色列位于西亚,但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几乎没有正常关系。因与邻国长期对立,它甚至无法参加亚洲体育赛事,只能加入欧洲体育协会(如欧足联)。犹太人在欧美的影响力,也让以色列与欧美国家保持紧密联系。很多人认为,以色列更像是一个“欧洲国家”,而不是亚洲的一员。
6.英国的欧洲身份
英国地处欧洲西北的岛国,但英国人往往不把自己完全当作欧洲的一部分。作为曾经的世界殖民帝国,英国的国土曾达到3000多万平方公里,远超欧洲总面积。强大的历史背景让英国对欧洲大陆抱有一种优越感。2016年,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,2020年正式“脱欧”,这不仅是政治选择,更象征英国从心理上与欧洲的割裂。
除了以上六个国家,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与所在大洲或区域存在“身份上的尴尬”。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国家算是大洲里的“假国家”呢?欢迎留言讨论。
发布于:天津市